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事追踪 > 正文
联合国安理会7月底批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发表时间:2015-07-15 10:07 来源:国际网

北京日报:经过艰苦的18天谈判之后,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14日终于达成了历史性的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六国和伊朗成功完成谈判,解决了持续12年的争端。莫盖里尼并将当天形容为“历史性”的一天。

根据莫盖里尼和扎里夫分别宣读的共同声明,六国和伊朗就《共同全面行动计划》最终文本达成一致。全面协议文本共约100页,包含协议主体部分和有关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共同委员会和履行等5个技术附件,包括解除对伊朗制裁及其行动计划、核技术合作、对协议实施的监控、对伊朗核能力的设限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草案等关键方面的内容。

莫盖里尼表示,该协议体现了对各方利益的尊重,但内容繁琐,技术性强,“我都无法简单地将它概括全面”。

联合国安理会将于7月底通过决议批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协议将在获得安理会批准后90天内生效。

声明说,六国和伊朗预计,完全履行全面协议将有助于积极推动地区和相关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最后一轮有关全面协议的谈判持续了18天,先后错过了6月30日和7月7日两个谈判期限。13日24时,即第3个谈判截止期限前后,双方终于在对伊武器禁运、国际核查人员权限等棘手问题上达成妥协,扫清了全面协议谈判的最后障碍。

在最后关头,各方在几个关键问题上最终作出了妥协。

其中一个长期争执焦点是解除武器禁运问题。伊朗一直寻求全面解除针对伊朗的武器禁运,用以装备伊朗武装力量应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地区威胁;美国则希望长期保持对伊朗的武器禁运,担心伊朗在经济制裁解除后有资金扩张装备,同时增加对叙利亚当局、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的军事支持,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构成更大威胁。

外交人士透露,作为折中方案,伊朗方面最终同意有关武器禁运不立即取消,但也不会持续到全面协议结束为止,上述制裁措施将继续保留5年到8年时间不等。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明确排除伊朗现有核项目存在制造核武器的可能,那么有关武器禁运的制裁可以提前解除。

第二个争执焦点是对伊朗敏感设施的国际核查。要求对伊朗军事设施实地核查是否存在可疑核活动,一直是美国等国在谈判中的关键要求;伊朗先前一直拒绝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敏感设施的检查及对核科学家的调查,担心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可能打着核查的“幌子”实地刺探伊朗军事情报。

在这份最新达成的协议中,国际核查人员可以在伊朗没有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核查伊朗敏感设施,包括军事基地。如果伊朗对有关核查要求提出异议,一个由伊朗和六国人员组成的仲裁机构将作出裁定。相比之前,伊朗在完全拒绝实地核查的立场上明显有所让步,而美方主张的核查也被加上了“可控”的限制。一些对伊朗持强硬立场的批评人士可能借此对核查的效果提出质疑,担心伊朗利用提出异议这一“时间差”隐藏有关核活动。

一些西方消息人士还透露,作为协议的另一个突破,伊朗方面还接受了与某些条款有关的“回溯”机制。一旦伊朗方面被认定违反协议,部分被解除的制裁可以在65天后重启。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