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11月19日:新冠疫情毫无疑问是源自供给侧的公共卫生危机,也自然带来了“新供给冲击”的必然结果。“新供给冲击”在2021年成形,其深远影响将延续至更远的未来。展望2022年,全球经济依旧深陷“新供给冲击”引致的“滞胀”泥沼,根据IMF的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从2021年的5.9%降至4.9%,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则将从2021年的5.2%和6.4%分别降至4.5%和5.1%;2022年全球通胀率预测值为3.8%,虽较2021年略有边际下降,但依旧居于2%的温和水平之上,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通胀预测值分别为2.3%和4.9%。 从增长的角度看,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复苏进程有序推进,但经济增长远未回到“正常水平”。我们用IMF的WEO基础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在全球191个有统计的经济体里,2020年有84%的经济体GDP总量低于疫情前(2019年),2021年这一数字降低至53%,2022年有望进一步降低至23%,表明复工复产持续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全球仅15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高于历史平均增速(1980-2019年),全球93%的经济体经济增长依旧弱于趋势水平。 第二 K型复苏的分化效应进一步放大,中美“稳定双核”的作用持续彰显。金砖五国2022年经济增速较2021年的下滑程度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2022年的经济增速都有望达到5%左右。 第三 增长预期偏向过于乐观,复苏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从IMF经济预期的动态调整看,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的预期调降频率明显大于调升,受新冠疫情自身演化及其衍生风险持续蔓延扩散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持续大于市场基准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