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中东研究中心举办研讨会,就2022年中东地区局势走向和俄乌冲突对地区局势的影响进行了认真研究,11位研究员与会。会上,大家都积极发言,阐述对局势的看法。 会议认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和俄乌冲突的挑战,2022年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但烈度趋缓,总体向稳、治方向发展,地区和解势头上升,经济缓慢复苏,热点普遍降温,与2021年相比估计会缓和一些。首先地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随着美国从阿富汗仓惶撤军,地区国家深感美国不可靠,对美国治国“药方”更感不适,故坚定走自己的路,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其次海湾紧张局势趋缓,海合会成员国内部团结得到了加强。沙特、伊朗、阿联酋、埃及和土耳其等地区国家正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其矛盾和分岐,进而改善双边关系,以便“抱团取暖”,维护自身及地区安全。另外恢复伊核协议的谈判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要达成协议尚需时日,或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相关地区热点问题,正在降温。叙利亚政局相对稳定;也门问题正进入和谈阶段。交战各方达成了从4月2日起实现全国停火两个月的协议;利比亚大选虽已推迟,但局势较为平静,迄未再动干戈。今年美国继续调整中东政策,减少对地区的投入,有利于地区稳定,但给了“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喘息机会,致使其又在兴风作浪,制造恐袭事件,扰乱社会治安。 中国同地区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发展强劲。王毅国务委员今年继续面向中东国家开展外交活动,并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会,同多个地区国家外长举行磋商,达成广泛共识。年初埃及、卡塔尔、阿联酋三国领导人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多国外长集体访华,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同地区国家关系发展。 另外,会议研讨了俄乌冲突对中东地区的影响。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对世界格局、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冲击和严重挑战,尤其是导致国际能源和粮食安全危机,这给中东地区局势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困难的地区经济更是雪上加霜。预计今年地区经济除石油输出国外将会普遍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