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中心:2015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世界经济脆弱、分化 (一)2015年发达经济体增速不平衡,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总体增长,各国金融政策差异加强。美、欧全年经济增长分别为2.5%和1.8%左右,日本零增长,澳、加经济发展减速。中、印保持6%至7%的中高速增长,俄、巴西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分化加剧。亚非经济减速,拉美或陷零、负增长困境。预计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长4.4%左右,仍高于发达国家2%的增速。各国货币政策差别加大,美加息预期甚高,日、欧持续量宽,中、印等发展中围家多次降息。全球债务总额已达19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86%;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已达GDP总量三倍。两者均是全球经济的重大隐患。 (二)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残剩无几,加上各国发展不平衡,是当下世界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主要经济体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但困难重重。欧洲难改高福利社会政策,且欧盟、欧元区机制冗杂、难推改革;日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难以落实;我国经济转型也不会一帆风顺。不要低估世界经济改革艰难、复苏乏力的一面。(三)增长与发展仍是世界经济主流,不会出现“新平庸时代”。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与发展机遇并存的时期,经济改革大势不可逆转,终将释放出更大的生产力。一时的数据变化和市场起伏并不改变增长大趋势,变革、调整、创新、发展依然是主流。当前世界经济总量增大,绝对增量并未减少,增速放缓符合经济规律,主要国家贴近潜在增速。世界经济不会进入“新平庸时代”,对此应抱有信心。 二、国际格局深刻变化 (一)美多线出击,愈发力不从心;欧内外危机交织,限制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美与俄在欧洲、中东、中亚、北极四个方向展开争夺;与我在亚太及国际秩序建构方面竞争激烈。美坚持亚太为其全球战略重点,但为维护其霸权,实际上仍多线出击,战略上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美力量下滑,并患上霸权焦虑症。欧洲面临经济不景气、英国退欧公投、乌克兰乱局、难民潮冲击、债务积重难返、恐怖主义肆虐六大危机,内外交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的空间趋窄。美、欧在乌克兰危机、对俄政策、对华政策、叙利亚危机、反恐等一系列问题上分歧扩大。 (二)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强化,中俄联手抗美格局形成。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已是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美两面出击,在东海、南海对我施压,在东欧、叙利亚与俄对抗,联合日本在中亚搅局。美视我为主要战略对手,但极力压俄弱俄,中俄相互借重,联手抗美。我与俄及与美关系均强于美俄关系。中俄在叙利亚事务中相互策应,对美形成牵制;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中亚“带”“盟”对接、能源、军贸等事务中全面开展合作。继续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中俄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相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三)大国间博弈趋于激烈,互动的一面也在发展。遏制与反遏制是中美间的主要矛盾,但双方都认识到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符合双方利益。中欧政经关系加快发展;中日间分歧远未化解,但政经关系有所松动。美日联手制华仍然嚣张。英国带头加入亚投行;巴黎恐袭后法寻求与俄合作打击伊斯兰国;欧对美离心倾向有所显现,但协调配合仍是主流。俄美联手主导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但在巴沙尔去留问题上分歧依旧。中、美、俄、欧、日间战略关系尚未发生本质性变化。 三、围绕国际秩序博弈激烈 (一)美排除中俄力推3T,力图主导制定国际经贸新规则。美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定)、TISA(全球服务贸易协定)进行全球经济再布局,达成符合美利益的世界货物与服务贸易新规则。TPP谈判达成协议,已经进入各国国内法律程序。美欧发展水平接近,且欧盟已就关税减让等问题达成内部共识,TTIP谈判进程亦将加速。发达国家闭门推动TISA谈判进程,并将力推其成为全球性规则。 (二)中国联合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推建国际经济金融新平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于2015年7月召开了首次理事会会议,形成了董事会代表名单,银行筹建取得实质性进展。我推建亚投行取得外交成功,亚洲发展中国家高度支持,发达国家纷纷加入。丝路基金于2015年首次开展投资业务,注资中巴经济走廊重要项目“卡洛特水电站”,为“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程虽因TPP影响而延迟,但东盟与中国已就2016年达成协议形成共识。 (三)权力转移势头加快,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地位增强,西方阵营分歧扩大。全球治理体制由西方主导加速转向南北共管,G20有望从应对经济危机的临时性机制转变为永久性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继续提升。人民币成为SDR(特别提款权)储备货币,提振我国际金融地位。欧盟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美阻拦加入亚投行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南非举行的中非峰会使中非全面合作进入高速轨道,显示了我推动南南合作的实力、魄力和诚意。 四、中东变局冲击世界 (一)难民危机、恐怖袭击扰动欧洲政局,引发广泛关注。欧洲遭遇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难民潮冲击。如何应对难民潮,欧洲国家爆发剧烈的矛盾和分歧。巴黎遭受连环恐怖袭击,引发欧洲国家极大恐慌。难民潮主要来自叙利亚和中东其它动乱国家,恐怖袭击由“伊斯兰国”发动,中东热点问题已经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欧洲因邻近中东所受冲击最为强烈。这促使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东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和联手打击恐怖势力的紧迫性。 (二)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遏制了“伊斯兰国”嚣张气焰,巩固了巴沙尔政权,打乱了美国让“伊斯兰国”与巴沙尔政权缠斗,使其两败俱伤的策略,冲击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美国对此十分恼火,又无可奈何。土击落俄战机是精心策划,有评论认为有美国背景,意在挑起俄土军事冲突,使俄陷于被动。俄与美西方结成反恐联盟恐非易事。 (三)伊核协议签署意义深远。对美国来说,该协议使得伊朗至少在今后十年内不可能制造核武器。协议也使得少有亮点的奥巴马外交取得一项重大成绩。对伊朗而言,协议将促使西方对伊制裁的解除和伊与西方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伊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国力,巩固政权。对地区和世界而言,该协议拔出了一场潜在的战争引信,有利于和平合作和发展。伊朗会提升在地区的影响力,使得地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这使得沙特、以色列不安。美伊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博弈还将继续,并对伊朗发展形成制衡。 |